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天津红桥)官方网站!今天是:
专家:加强区域政策协同 防范信用风险传导

来源 :经济日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1-01-04 11:25 打印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区域间资源调度、政策协调、社会治理、政企协同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和短板也逐渐显现,一方面,很多企业原料储备与供应不足,企业生产销售、物流运输等渠道及效率受限,供应链断裂风险加大。与此同时,中小微企业用工荒问题普遍存在,许多中小微企业复工但复产效率较低,到岗员工的健康安全隐患尚存,防疫物资与企业生产物资短缺。另一方面,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加大,现金流紧缺,经营成本骤增,部分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暴露,信用违约风险激增。

  目前,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期间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最大限度发挥各项政策举措效用以及应对企业信用风险的角度考量,亟待加速推进区域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以最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区域政策协同效率,应对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共振可能引发的区域信用风险传导。

  一是打造区域行政数字化平台,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区域政策协同效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打造区域行政决策一体化、数字化、可视化平台,推进区域社会管理的数字化、网格化、可视化与智能化,畅通区域间各级政策信息传递、交流、共享,提升区域政策协同效率,推动疫情后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破区域间行政藩篱,深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度推进区域一体化与数字化建设,提升区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与智能化,降低行政资源浪费,及时识别和发现风险问题,实现精准施策、协同施策、共同应对,为疫情后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政策服务;借助数字技术,及时识别与发现疫情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困境、问题、成因,及时调整政策与行政服务,精准协同施策,降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矛盾与风险,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尽快恢复高质量增长,提升区域信用风险的预警与防控能力,严防区域信用风险传导发生。

  二是打造区域经济智能化平台,实现风险防控可视化,提升风险预警与应对效率。深度融合与对接区域行政一体化与数字化平台,打造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可视化与数字化平台,实现分产业、分行业、分区域的经济发展信息数字化与可视化,提升区域经济决策与风险预警的智能化与精准化;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供应链建设,及时追踪疫情后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及成因,精准识别与可视化经济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成因以及影响后果,精准协同施策,促进区域经济的疫情后重建、恢复与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经济风险协同应对效率,降低区域经济风险。

  三是打造区域产业发展智慧化平台,实现生产要素流动智慧化,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打破产业边界,构建既可分产业、分行业、分区域,又可综合化、一体化、链条化的产业运行数字平台,实现产业发展信息的互动、互通与共享,促进产业间深度融合、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自由高效流动,提高企业发展效率和质量,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构建区域产业发展智慧平台,智能分析、可视化产业间及产业链上生产要素的互补、互通、互联特征,促进疫情后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优化疫情后区域产业布局,提升区域间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疫情后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区域经济与产业链韧性,提升区域经济抗风险能力。

  四是构建区域共享互联互通机制,强化区域政企协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破除区域边界意识,打通区域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产要素、自然资源、数据信息等共享与互联互通,缩小区域差异,强化区域协同发展,加强区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相互补充;架通区域政企协同发展桥梁,及时智能化梳理、摸排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及需求动态变化,差异化制定协同服务与应对方案,提高政策协同效率及其服务及时性和精准度,推动疫情后企业快速恢复与高质量发展,降低区域信用风险形成与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