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放 四两“数据”拨动千斤“社会治理”
来源 :北方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0-08-14 00:00
打印
为了规范和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加快数据要素高效流通,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天津市制定了《天津市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浪潮集团北方总部副总经理黄忠表示,《办法》在三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办法》是贯彻落实顶层设计的重要文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大数据发展和应用”。今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出台,明确指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同时,《办法》也是落实《天津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的具体举措,对规范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发挥公共数据资源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细化,进一步加快数据要素有效流动,推动天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为天津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去年天津市率先启动“大数据应用场景建设计划”,鼓励社会各界对数据资源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和开发利用,充分释放数据的商用、民用、政用价值。在实践中,哪些数据可以开放?哪些不可以?以什么样的格式展现?此次《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完善天津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的安全可控,保障资源提供单位数据安全,进一步释放天津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的红利,为资源利用主体提供制度支持,鼓励资源利用主体对公共数据资源进行合理增值利用,开展课题研究、信息服务、数据挖掘,开发公共服务产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让更多专业机构有机会共同参与天津公共数据运营,利于构建天津大数据发展应用新格局。大数据不仅赋能于各种应用场景,更是驱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和传统机构提供数字化、平台化的赋能,打造天津数据开放应用生态圈。
三是让天津城市治理“暖”起来。现如今以绣花功夫解决“大城市”中的“小问题”是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全新课题,数字化城市中,每个成员既是数据的提供方,也是数据的受益方。此次《办法》出台,强化了通过数据桥梁实现社会服务供需对接的重要性,为城市治理带来新的模式突破,可以说天津又一次走在全国前列。比如,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天津通过大数据的互联互通,赋能和服务了更多医疗健康场景,大数据对天津社会治理带来的变革也愈发明显,我们基于天津大数据互联互通和治理成果,将流感大数据与地域人口数据、气象数据、空气质量数据、疫苗接种数据等相融合,并综合时间、年龄、区域、科室等多个维度,对发病趋势、病毒分型及变化趋势、门急诊流感发病趋势、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发病趋势进行监测和预警,为政府管理部门高效及时获悉流感变化趋势提供有效支撑,更为天津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提供了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