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9929个“红黑名单”校准信用天平
来源 :信用红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5-10-22 14:34
打印
近日,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红黑名单”新闻发布会揭晓了1910个诚信“红黑名单”。这批名单随即在“信用中国(内蒙古乌海)”网站集中公布,并通过乌海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一键直达市、区各级部门。它将作为重要依据,深度融入评先评优、行政监督、行政审批、财政资金安排、公共资源交易等各个领域,让信用奖惩真正“长牙带电”。
据乌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蕾介绍,此次发布的“红黑名单”包括1609个“红名单”、301个“黑名单”。其中,乌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99个失信被执行人、乌海市税务局发布1591个A级纳税人、乌海市人社局发布6个和谐劳动关系单位和2个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乌海市交通运输局发布8个交通运输行业AAA企业名单、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发布1个文化旅游行业“红名单”、乌海市邮政管理局发布3个邮政快递业“红名单”。
“通过诚信‘红黑名单’的发布,进一步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王蕾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乌海市共召开10次“红黑名单”新闻发布会,已发布“红黑名单”9929个。
如今,每年发布的诚信“红黑名单”,不仅是巩固乌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的重要举措,通过强化信用奖惩,乌海市为社会牢固树立了“守信受益、失信受惩”的价值导向。
而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方面,乌海市更是精准打出组合拳,真正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
针对守信者,乌海市税务部门与乌海金融监管部门联合推进“银税互动”,实现了纳税信用和金融信用互认,开创以“税”助“贷”,以“信”养“信”的融资模式,实现纳税信用和金融信用互认,今年以来,全市相关金融机构为4354户信用好的纳税人累计发放贷款882笔,贷款总金额超5亿元。邮储银行乌海分行积极推进双基联动“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相继评定了13个“信用村”、6个涉农社区,1350户“信用户”,累计发放低利率、无担保的信用贷款2.08亿元。
乌海市积极落实国家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工作要求,加大“信易贷”推广力度,依托“信易贷”平台(乌海站)为企业开展融资服务,积极引导企业注册、实名认证及授权查询,引入金融机构、发布金融产品。目前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76个,发布金融产品103个,实现线上授信1117笔,授信金额29.67亿元,有力支持了中小微企业融资和实体经济发展。
对于失信者,乌海市为市、区部门开通信用综合账号834个,各部门可通过账号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查询应用整合后的信用信息,充分利用信用奖惩功能,将归集的信用信息推送到政务平台、招标投标平台,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不予审批或限制招投标报名。推动各区、各部门在权限范围内依法响应和落实奖惩措施,对“黑名单”企业限制资金争取。目前已通过账号查询应用信用信息5.4万余次。同时,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系统、政府采购云平台均嵌入了信用查询功能,对严重失信主体进行限制。
为增强“信用典型”引领示范作用,乌海市持续推动自治区级诚信企业选树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有9664家企业荣获自治区级诚信企业,其中诚信达标企业9593家、诚信示范企业65家、诚信标杆企业6家,形成了强大的雁阵效应,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坚实的信用动能。
乌海市还不断优化信用产品功能,拓展“信易+”场景应用,积极推动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信用+校园食品安全等多领域惠民便企应用场景,让信用价值可见、可感、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