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天津红桥)官方网站!今天是:
【风险提示】天津红桥:湖北数万警力冲锋在前筑牢防汛屏障

来源 :人民公安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0-07-08 17:55 打印


 

6月8日进入梅雨期以来,湖北连续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多地受灾严重。7月5日18时,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应急响应等级提升为三级。

 

防汛,历来是湖北的头等大事。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全省公安机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上级相关部署要求,发扬“当先”精神,全力以赴防事故、保平安、护稳定。截至7月6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5.8万余人次,车辆、舟艇2.6万余辆次,会同相关部门疏散、转移、解救群众3.3万余名。

 

提前部署 全力以赴做好防范

防汛,重在预判,要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救灾,贵在迅速,应第一时间投入战斗。湖北省各级公安机关充分做好防大汛、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力量准备、物资准备,筑牢抗洪救灾钢铁长城。

 

“6月以来,省公安厅多次召开全省公安机关防汛专题会议,要求做到科学研判形势、周密安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主动做好准备工作,将防汛救灾相关各个环节逐一加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不打折扣。”湖北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防汛救灾需分秒必争,完善抗洪抢险工作预案,全面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机制,全警时刻保持“迎战”“临战”“实战”状态。

 

省公安厅从各警种、部门抽调200名精干警力组成突击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各地公安机关按照每个县(区)不少于50人、市(州)不少于150人的要求,落实应急抢险力量7000余名,加强救援物资和抢险装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迅速反应。

 

6月27日上午,宜昌遭遇20年一遇大暴雨,宜昌市公安机关提前谋划,安排部署千余名警力,联合多部门赶赴各防汛点值守、除险排涝。交警全员上岗,救助被困车辆和群众,对易拥堵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及涵洞等易积水点加强交通疏导。

 

同日,荆门各县市降雨量均超过100毫米,局部地区降雨量超过300毫米并刮起龙卷风。荆门市公安局立即启动一级响应,安排近5000名警力投入防汛救灾一线。一天时间内,全市公安机关共救助群众1200余人、受困车辆300余辆。

 

四级到三级,三级到二级!7月5日,武汉市防汛应急响应连升两级,防汛形势严峻。武汉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启动战时机制,把警力推向路面街头,主动做好交通疏导、抢险救援等相关工作,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排查隐患 不给洪水可乘之机

6月29日,因持续降雨及强降雨,巴东县水布垭镇发生山体滑坡,幸亏民警及时赶到,将114名群众全部安全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由于滑坡体局部仍偶发崩滑,水布垭派出所安排民警24小时值守和现场巡逻,密切监测现场情况。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全省公安机关紧盯各类重点隐患区域,及时开展拉网式排查,严防各类灾害和次生灾害发生,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显微镜”。密切与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对险路、险桥、隧道、易渍水点等重点路段开展巡查研判,及时排查险情隐患。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居民住房、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排查,充分运用公安大数据平台及时发布安全预警提示。截至7月6日,全省公安机关通过公安大数据平台及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体,发布预警信息5.6万余条。

 

强降雨来袭,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工作面临严峻挑战。6月28日,省公安厅高速公路警察总队成立防汛抢险应急指挥部,启动战时勤务,对全路网全时、全域、全景监测,积极排查山体滑坡、隧道渗水等安全隐患,快速处置积水漫水路段。加大对酒驾醉驾、违法停车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全力护航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在人员密集的城市,隐患排查工作更为重要。7月5日,随着强降雨来袭,武汉城区低洼地带出现不少积水区和内涝点,警方在全力开展救灾的同时积极加强与应急管理、气象、铁路、交通等部门协作配合,通过视频巡查、现场走访等方式开展巡逻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排除各类隐患。

 

为积极应对持续强降雨,黄石市公安局深入河流湖泊、城乡接合部、城市内涝点、易积水路段及社区村组等高风险区域、薄弱地带以及居民住房、建筑工地、危爆物品从业单位、车站等各类重点部位开展隐患排查,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

 

入梅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排查并督促整改各类隐患1870余处、险情450余处,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风险,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