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非遗传承与时俱进
来源 :信用红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0-10-27 17:39
打印
先选材,再构思绘图,紧接着铅笔腹稿,然后玛瑙押刀起形,不断刮、砑、擀、挤、按……通过二十多天甚至两三个月的时间,一件精美的押花葫芦作品才得以完成。这是一项有着百余年传统的技艺,也是高氏押花葫芦第四代传承人高琪的生活重心。
“高氏葫芦押花手工技艺自清朝光绪年传承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了。它的出现原是为了给那些有瑕疵的范制葫芦‘遮瑕’的,直到我祖父那一辈仍是如此。这项技术因工艺复杂、耗时较长,作品一直价格不菲,所以民间流传很少。”高琪说,他从14岁开始学习葫芦押花技艺,主要跟着祖父辈练习制作传统的葫芦虫具、摆件等。
“不论什么工艺,只有接地气儿才能得到社会的关注、重视和认可。”有一天,高琪看到电视上讲埙,有竹制的、陶制的,他就想葫芦能不能也做成埙。正好他手里有一个和埙形状很像的葫芦,便试着用它做了个葫芦埙,没想到还真吹响了。从此以后,高琪开始着手制作押花葫芦乐器,现在已制作了埙、胡琴、笙、箫、笛子、二胡等多种押花葫芦乐器100多个。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接受、喜爱这项传统工艺,在保留艺术品级别的基础上,我们还制作了佩饰、车挂、茶叶罐这些小型实用器、旅游纪念品等亲民商品,让所有人都买得起、用得起。”
为了便于工艺传播,高琪做的改变不仅于此。“以前这些工艺的传承大多为家族传承,而且受‘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思想影响,导致很多老手艺已经失传或即将失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改变了思路,目光不再局限于家族内部,开始招收外姓甚至外籍徒弟,目前已有三十余名学徒,让这项工艺真正得到了传播和传承。”
高琪认为,文化的流传除了靠人,其本身也得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最初我曾祖父研制出高氏押花葫芦制作技艺的时候只有一种刀法──清秀刀,现在经过家族传承又增添了圆润刀、盘古刀、百融刀三种押花刀法。这还仅仅是刀法上的技术革新。”从高琪的介绍与其家藏的祖辈作品上可以看到,高氏艺术创作主题也在不断变化,不仅工艺上越加复杂,所要求的艺术修为也越来越高。在高琪的曾祖一辈,高氏押花的主题还是以“万字纹”等传统纹饰为主,兼有花卉;而到了其祖父,除了花卉鸟兽,山水田园画也逐渐融入创作;自高琪的父亲开始,难在“开脸”的人物画也出现在高家的作品中;而从高琪的作品上看,颇具描述性、故事性的绘画已成为创作主题,不仅展示山河草舍、怪石花卉、走兽鸣虫,“人”也成为画面主角。
虽然一直在努力创新、不停求变,但高琪说传统工艺里蕴含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精神是高氏几代人以及之后每一代传承人都会坚持的。他认为,历经几千年铸就的“工匠精神”与“匠人之道”是一种情怀与执着、一份坚守与责任,而这种情怀、执着、坚守、责任正是这个时代所或缺与需要的,也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和祖父辈们比,高琪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现在我们有自己的工作室、独立的创作空间,可以更好地创作作品。”他高兴地说,“而且近几年国家以及咱们市、区对非遗文化都越来越重视,对于我们传承人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动力,我们会一直做下去,让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