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教育局关于印发《天津市红桥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单位:
现将《天津市红桥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4年4月16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市红桥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根据《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市教委等十五部门关于印发天津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若干举措的通知》要求,结合天津市红桥区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科学课程教学提质、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才选育、社会协同育人、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五大工程,逐步形成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校内校外共融共建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新格局。通过3至5年努力,培育一批科学教育实验校和实验基地,涌现一批“小科学家”“小工程师”,打造一批有辨识度的科学教育特色品牌,全区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整体提升,协同育人机制基本形成,科学教育在实施“教育兴区”发展战略、培养创新人才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科学课程教学提质工程
1.完善科学课程体系。加强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分析、培训及落实,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连贯性和阶段性特点,强化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明确进阶要求,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并实现小初高各学段的有机衔接。加强物理、化学、生物学、小学科学等自然科学学科,数学等基础学科,地理等交叉学科,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技术学科建设,注重在人文学科中渗透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教育,鼓励更多的学校制定实施跨学科、项目化的科学教育校本课程,引导青少年认识科学本质、形成科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科学精神,感悟科学家精神,从而全面提升科学素养。(责任部门:中学科、小学科、教师发展中心、各中小学)
2.全面强化实验教学。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实验,强化教师的演示实验,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境体验、探索求知、亲身感悟和创新创造,培育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素养和意志品质。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天津市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优化实验教学,组织科学学科虚拟实验典型应用案例征集,组织遴选实验教学精品课程,汇集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学生教师使用。(责任部门:中学科、小学科、教师发展中心、综服中心、各中小学)
3.深化教学评价改革。加大科学课程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力度,创新教学方式,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加强真实问题驱动下的跨学科、项目式等学习,强化学科实践,培养深度思维,拓宽科学视野,提升创新能力。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坚持素养立意,完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减少机械刷题,提高中小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能力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做好科学教育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的教学研究,促进一体化培养。(责任部门:中学科、小学科、教师发展中心、考试中心、各中小学)
4.探索工程启蒙教育。在科学、技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中积极探索工程启蒙教育的多元实施路径,加强数学建模、科学探究、创新设计、算法设计与实现等体现技术与工程实践的内容与方式。鼓励和支持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建立创新教室和创客空间,提供必要的实践场地和设备,引导中小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科学原理。(责任部门:中学科、小学科、教师发展中心、综服中心、各中小学)
5.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将科学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基本项目,通过开展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创作、创客活动、项目研究等,不断提升科普类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加强对中小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指导,引导支持有兴趣的中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与实验。探索建立经有关部门认可评定的科学精品课程加入课后服务拓展项目课程当中,统筹利用各类社会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开辟实践探究项目,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有益补充。(责任部门:监管科、各中小学)
(二)实施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6.加强专业教师培养。逐步配齐配强小学科学教师,提高中小学科学学科教师的专职比例,逐步实现具有理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占90%以上。将专职科学教师配备与职业培养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责任部门:人事科、各中小学)
7.提升科学教师素养。深入推进师资素养提升行动,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对科学教育相关领域研究的支持,推进科学教育交叉学科研究,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鼓励中小学教师、教研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交流,开拓视野,掌握国际国内科学教育动态,提升专业化水平,定期举办中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技能大赛,激发科学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责任部门:人事科、教师发展中心、各中小学)
8.建设科学教育导师团队。充分发挥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研员、科学学科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助力未来科学名师培养,选拔一批高水平、复合型科学教师、校外科技辅导员,推进中小学科学教师学访计划的落实,不断提升导师团队指导水平,确保师资培育取得实效。(责任部门:人事科、各中小学)
(三)实施创新人才选育工程
9.建设人才选拔平台。以“小科学家”“小工程师”等培育行动为抓手,丰富中小学生认识科学、接触科学的途径。鼓励学校举办中小学生科技节、科技创新大赛、科普阅读会等活动,搭建科学研究探索平台,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热爱科学、专注探究。持续发现和培养一批拥有科学天赋、心怀科学热情、乐于科学研究的后备科技人才。(责任部门:中学科、小学科、各中小学)
10.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项目,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贯通培养的有效模式。培育科技特色高中,开展科技特长学生特色培养。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做好学生各阶段发展的动态跟踪管理。鼓励学生国际国内科学与工程竞赛和学术活动,开拓科学视野。(责任部门:中学科、各中学)
(四)实施社会协同育人工程
11.打造大中小学科学教育共同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红桥区成立一批科学教育实训基地。借助高校的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和高水平师资力量,共同开展科学教师、科技辅导员培训项目,促进我区中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组织教师参加高校的学术研讨活动,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大学学科交流活动。(责任部门:教师发展中心、中学科、小学科)
12.探索政校企科学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与高水平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借助科技企业的实验室、生产线资源,为我区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对象提供高端、前沿的科研体验场所。依托企业建立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带领青少年走进现场,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全面提高科学素养。(责任部门:监管科、教师发展中心、各中小学)
13.深入实施家庭科学教育。用好社会资源,打造“家门口”科学教育阵地,推动科学教育走进千家万户。联动有关部门、单位建立“科学教育社会课堂”专家团队,引导广大家长开展家庭科学教育和亲子科学研学等活动,支持中小学生探索科学创新实验,提升家长科普意识和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责任部门:学生科、监管科)
(五)实施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工程
14.推进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加强学校创客空间、人工智能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用技术力量打通学校教育、网络学习、社会实践之间的壁垒,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科学教育新场景。逐步实现科学教育从“课程”走向“生活”、从“学校”走向“世界”,将“静态课程内容”与“动态科学创新”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参与到火热的科学实践中来,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发现、研究、解决科学问题。(责任部门:中学科、小学科、教师发展中心、综服中心、各中小学)
15.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大力推进国家智慧平台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培育典型应用案例与课例,推出一批科学学科精品课和实验精品课。(责任部门:中学科、小学科、教师发展中心、各中小学)
16.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广泛开展教师数字化应用培训研修,落实《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通过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科学学科实验设计和操作、虚拟仿真实验案例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等竞赛评比,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责任部门:人事科、教师发展中心)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建立全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设立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加强谋划指导,统筹推动科学教育工作落地见效。
(二)强化各方协同
教育、科技、财政等部门要加强联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场馆、科技企业等多方资源开放共享,团委、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要广泛开展校外科技活动,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体验。
(三)开展监测督导
加强科学教育调研指导,定期对中小学科学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教育督导、动态监测,将中小学开齐开足开好科学实验课、专职科学教师配备与职业培养等列入教育督导的重点内容,关注科学实验开设率、学生实践参与度、小学科学教师专职率等关键指标,优化评价体系。
(四)营造浓厚氛围
鼓励学校在官方媒体开设科学教育专栏,深入报道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良好氛围。